朱雷:大运河文化带开发就要挖掘好故事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6-06 08:03:25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核心提示:对于三个文化带的相关文化产品来说,无论怎么开发,最终还是要面向市场,迎接大众游客、消费者的检验。所以,如何能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出更多能被市场接受的产品,也是诸多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三个文化带的相关文化产品来说,无论怎么开发,最终还是要面向市场,迎接大众游客、消费者的检验。所以,如何能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出更多能被市场接受的产品,也是诸多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北京政府为了能让更多老百姓主动消费文化产品,近两年也推了不少文化惠民举措。其中作为文惠卡的执行方,京广文惠(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雷也见证了北京市场在文化消费层面的变化。在朱雷看来,对于三个文化带的开发来说,挖掘出更多好故事才是最好的“地基”建设。

  要注重文化深度的挖掘

  信:从文化角度来说,您觉得三个文化带的开发情况如何?

  朱雷(以下简称“朱”):目前开发最成熟的应该就是长城文化带,长期以来不少人已从各个角度对长城相关文化进行了挖掘。而且相对来说,长城周边旅游开发也比较完善,目前可能需要寻找不同视角、不同点再进行传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相对来说对本地居民影响更大。所以我认为目前三个文化带中,能开发出更多新文化元素的,就是大运河文化带。简单来说,大运河文化带就像小的“一带一路”。应该是从宋代起源,这条文化带也通过漕运文化,加强南北的沟通交流。所以,如果各个地区能联合起来共同挖掘文化元素,对这条文化带的宣传肯定更有好处。

  其实市场对老北京市井文化是非常追捧的。举个例子,最近人艺的《窝头会馆》,讲述的是1948年,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几户社会底层市民的故事。一下成为市场爆款,再次上演一票难求的场景。从目前来看,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演出,占据市场很大份额。过去在三大文化带的文化元素上,开发是很不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政策导向之后,就会有很多受市场认可的故事被发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重文化深度的挖掘,而且一定要具备本土化特征。

  从政府文化惠民的角度来看,我们接下来也会针对这部分产品进行更多分析和研究,未来也会对三个文化带的好作品在宣传上给予倾斜,并且将我们了解到的消费端的市场反应及时反馈到出品方。

  旅游演艺产品要避免重复

  信:三大文化带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帮助北京打造新的旅游名片,您对未来相关市场发展,有哪些建议?

  朱:在旅游演艺产品方面,目前的开发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现在一些产品已经非常有名,比如著名的《印象刘三姐》,国庆期间一晚上连演四场,最后演完都已经半夜一点,但依旧一票难求,但这种成功并不能成为模板直接复制到其他演出市场。

  虽然现在各个城市都有自己主打的旅游演艺产品,但前景如何并不好说。过去做这样的产品,更多是解决游客到这里晚上干吗的问题。所以大部分旅游演艺产品都突出的一个“炫”字,不过相比较来说,演出也只停留在视觉层面,故事不太丰富。但现在随着游客需求的提升,可能更需要把游客导流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剧场里。我们现在也在尝试和国家大剧院这样的剧场结合,让游客除了玩景区之外,还能看到有内涵的文化产品。

  对于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来说,一定要避免重复,如今《印象刘三姐》已成为长盛不衰的文化产品。但同样的演出,场景换成山坡会有同样效果吗?或者同样是水面演出,复制到杭州西湖上,是否也会受到这样的热捧?这些都是未知数,因为一旦观众疲了,没有新的卖点,这些旅游演艺产品就很难长久生存下去。我所知道的一些大型实景演出,目前的发展状态就不是特别理想。

  所以对于北京来说,相关文化带产品的开发,要在环境和故事上打造出独特性。还以《印象刘三姐》为例,电影已存在多年同样功不可没。现在人们一提到广西,首先想到就是刘三姐这一形象。所以尽管现在演绎出来的故事和当时有偏差,但这是他们独特的优势。所以除了风景以外,必须要通过文化手段打造出这样深入人心的故事。无论什么样的风景,想要生命力持久就必须做到打动人。想打动人的内心,就一定需要好故事,这一点无可厚非。

  大运河文化带最有故事挖

  信:对于文化产品来说,要注重本土化特征的开发,是否也符合当下文化市场的消费趋势?

  朱: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北京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每年在逐步提高,但要到成熟还需要漫长过程。对于文化消费来说,基本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消费理念的建立,要让消费者愿意去接触文化产品;接下来就是文化消费,这个阶段需要从业者去引导;最后就是消费者主动消费文化,这就需要市场可以推出更多精品内容。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推广,可以感受到话剧、音乐剧市场增长还是比较迅猛的。所以,市场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精品。从文化元素开发角度来说,就要从故事出发。因为故事是一切的核心,简单来说,如果没有故事,衍生品市场就不可能做起来,因为消费者难以接受。现在故宫全国有名,游客才更愿意买故宫的衍生品;同样某部影视作品火了,后续才会有更多市场开发。

  之所以会认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故事最值得挖掘,是因为相对三个文化带来说,运河本身是最开放的空间。而且相对于海运,过去运河的漕运更加安全,途经的地方也更多更密集。可能当时一个天天跑漕运的船工,都能挖掘出很多故事。而且运河也是很多生意的枢纽,所以也可以找到很多经商的故事,炮制一部《那年花开月正圆》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对于文化带来说,很多地方都应该有相关的历史素材,现在可能只需要有人好好挖掘,去思考如何将这些素材串联起来,把零散的碎片最终合力形成完整的好故事。

  ■人物小传

  朱雷

  此前一直从事于互联网行业的朱雷,对于文化市场一直怀有一份憧憬。所以转行后,一直作为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文惠卡”项目的执行方,致力于将北京的文化产品与消费者实现更好的衔接,可以说从这个项目至今,朱雷就一直关注着北京文化市场的种种变化。
 

本文标题: 朱雷:大运河文化带开发就要挖掘好故事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92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