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类
排序
 
  • 互联网+中华文明,建设数字文博心中要有“数”
    互联网+中华文明,建设数字文博心中要有“数”
    • 数字化进程正从经济领域向社会各个领域迅速扩展,回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网络信息化发展从外看是机遇,从内看是责任。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5-02 09:15  关注量:11883
  • 让千年运河“活”起来
    让千年运河“活”起来
    •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对加强隋唐王朝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4-30 09:04  关注量:12532
  • 古老的文明,崭新的故事
    古老的文明,崭新的故事
    • 世界古都论坛在河南洛阳举行,200余位国内外嘉宾齐聚洛阳,围绕“古老的文明,崭新的故事”主题,共商世界古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计。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4-26 08:47  关注量:11229
  • 【杭州】深藏下沙的博物馆,你去逛过几个?
    【杭州】深藏下沙的博物馆,你去逛过几个?
    • 古词有云:“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清明一过,就要准备和春天说再见了。此时不珍惜春色,就要等明年啦!去哪呢?第一时间冒出来的一定是金沙湖、沿江大草坪吧。下沙除了有美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有不少,比如博物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4-16 14:11  关注量:14161
  • 彩凤来仪穿百花:丝织文明中的平安富贵寓意
    彩凤来仪穿百花:丝织文明中的平安富贵寓意
    • 隋、唐以来,千姿百态的凤纹配上不同花卉,或穿行花间,或衔花降瑞,受到民众青睐。唐代染织、铜镜、壁画、陶瓷器上亦常见“舞凤”与“对凤”等纹饰。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3-17 05:45  关注量:9941
  • 加强文明交流,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加强文明交流,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一直与商贸往来紧密结合,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吸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仍然需要发挥重要作用。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3-05 11:49  关注量:31170
  • 玉琮王——打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江南“高帅富”
    玉琮王——打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江南“高帅富”
    • 《国家宝藏》第八期终于迎来了我大浙江的三件国宝——万工轿、七弦琴和玉琮。前两件,一个是民间花轿中的巅峰之作,一个是文人雅玩中的传世名器,都是馆藏中的精品,但仍不足以称为国宝级的文物。(毕竟和其他几大博物馆选送的宝物不能同日而语。)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3-02 16:34  关注量:22465
  • 玛雅古城大发现 危地马拉丛林深处藏着6万座玛雅古建筑
    玛雅古城大发现 危地马拉丛林深处藏着6万座玛雅古建筑
    • 近日,考古学家宣布在危地马拉北部的蒂卡尔古城,发现了6万座古玛雅建筑。2月11日,上述考古发现的细节,将出现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纪录片中。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2-23 10:14  关注量:16721
  • 2017年考古成果,刷新华夏文明史!
    2017年考古成果,刷新华夏文明史!
    • 考古是一件极具探索性和刺激性的事业。探索性在于考古挖掘过程中的经历,虽然略显单调但充满趣味。而刺激性在于你永远不知道藏在普通土层下的是什么,能揭开哪些人类未知的谜团,一旦有所得,考古队员的欣喜若狂可想而知。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2-05 13:30  关注量:9717
  • 巴蜀文化中的石材元素 对古代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巴蜀文化中的石材元素  对古代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 纵观中国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形成了多元化的地方文化到统一的中国文化,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虽然对巴蜀文化了解甚少,但是我对其中的石文化产生一点兴趣。历史毕竟是遥远的事情,留下的痕迹极少。本文很多素材取自近现代,然而也难…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2-01 11:38  关注量:9920
  • 中国的文明不源自西方来自古老的东方文化
    中国的文明不源自西方来自古老的东方文化
    • 编者按: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与习近平主席在故宫有一段关于中国文明源流的对话,激起了公众对此一问题的热烈关注。本报11月15日刊发陈民镇先生《中国文明是否是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一文,受到广泛关注,引发颇多讨论。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2-01 10:41  关注量:9668
  • 浙江良渚遗址考古历经80年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浙江良渚遗址考古历经80年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 从上世纪30年代算起,浙江良渚遗址发掘已历经80多年。随着良渚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良渚遗址的保护也从对墓葬的认识扩展到对遗址整体价值的认识,从对器物的认识扩展到对史前文明社会价值的认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27 09:27  关注量:9772
  •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文物看文明文明扬自信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文物看文明 以文明扬自信
    •  3000年前,周朝贵族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他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用122字铭文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姬诵的功绩。3000年后,当考古学家在122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4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埋藏了千年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22 10:13  关注量:10151
  • 泉州古城——唤醒这座城市古老文明的记忆
    泉州古城——唤醒这座城市古老文明的记忆
    • 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盛,泉州以“刺桐港”闻名于世,与阿拉伯海湾地区,形成世界两大贸易中心。世界各地商人与传教士纷至沓来,各种文明在这里聚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9 10:23  关注量:10076
  • 良渚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良渚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 良渚古城从何而来?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因何而建、如何营建?良渚古城的保护和学术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今年正值良渚古城发现十周年,12月13日,良渚古城考古发现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10年来良渚古城考古的研究和保护情况也得到梳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7 22:41  关注量:9829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48条/10页 
 
最新头条推荐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