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时期中国园林的意蕴:在乎山水之间也
    魏晋时期中国园林的意蕴:在乎山水之间也
    • 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清谈思辨之风的盛行引发了士人在山水中挖掘自然情感,修养自然心性,探求山水表象背后的深意,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超越,成为魏晋士人的普遍追求,也由此推动了山水审…
  • 古代书房的意义,才华清灵之地!
    古代书房的意义,才华清灵之地!
    • 无论游览古典园林,还是阅读传统文学作品,往往会与“书房”相遇。人们一般会按照今天书房的概念,把设在名园内的书房理解成园林主人的“读书之所”,其实这是种想当然的误解。
  • 《乾隆燕寝怡情》图中的古代家具
    《乾隆燕寝怡情》图中的古代家具
    • 乾隆燕寝怡情图册原藏内廷,后散出,整套共24幅,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12幅,2010年上海拍卖了12幅,为无锡秦氏所藏。我们现在能找到的就是拍卖的那12幅图片。
  • 古代著名的寺院,都是如何取名的?
    古代著名的寺院,都是如何取名的?
    • 寺庙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
  • 沧浪亭——不一般的园林艺术!
    沧浪亭——不一般的园林艺术!
    •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时代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位于现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其占地面积1.08公顷,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
  • 华林寺大殿——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
    华林寺大殿——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
    •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在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寺的创建年代无考,而仅存的大雄宝殿中国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木构建筑物。虽经后代屡屡修葺,仍保持五代始建时的特征,体现出晚唐营建特点。
  • 古代文人书房——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古代文人书房——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古人好古,读先贤书,重历史经验,发思古幽情,追求会古通今的乐趣。书籍和器物,越古越有意思。书画真迹、碑帖原拓、古籍善本自然是书房的珍品,那些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
  • 古代屏风的演变与发展:似隔非隔,似断非断
    古代屏风的演变与发展:似隔非隔,似断非断
    • 在浩瀚如海的史料、古籍、诗词、绘画中遗有许多屏风的痕迹。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中因有屏风的陪衬,将嫦…
  • 中国古代之“家”,它具备三重意蕴!
    中国古代之“家”,它具备三重意蕴!
    • 从“对话”的视角看中国古代之“家”,不难发现,“家”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从祭祀、生产再到住所的过程。换言之,“家”是人与神灵对话、人与自然对话以及人与人对话之所。
  • 古代文人的雅室之韵:屋易得矣,而雅致难寻
    古代文人的雅室之韵:屋易得矣,而雅致难寻
    • 所谓深房雅室,面积无需很大,足够就好,静谧最合心意,而要能称得上雅室,着实需要一番功夫。此所谓“雅室何须大,得趣不在多。”半分悠闲半分雅致最是难得。
  • 古代园林︱古人眼里的吉祥树
    古代园林︱古人眼里的吉祥树
    • 从古籍记载来看,槐、柳、榆和梧桐最受古人青睐。这些树木都非名贵树种,为什么古人特别喜欢?原来它们都有特别的象征,是古人眼里的吉祥树。
  • 古代园林︱胸中有山方能有水,意中有水方可作山
    古代园林︱胸中有山方能有水,意中有水方可作山
    • 水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最活跃、最具魅力的元素之一。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水就已经是园林游乐的重要因素。“胸中有山方能有水,意中有水方可作山”,诗句中也说明有山有水…
  • 梦回古代庭院: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
    梦回古代庭院: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
    • 古人喜好在自家庭院交友待客,皇家或者官宦之家甚至还会有一年一度的赏花盛宴,按时代先后有曲赏、酒赏、香赏、谭赏、琴赏、茗赏等,举办此类宴会追求心灵上的共鸣。
  • 历史“重农抑商”很大程度上导致古代中国人的贫穷!
    历史“重农抑商”很大程度上导致古代中国人的贫穷!
    •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人在解决吃饭的问题上,仅仅是近几十年来的问题!但在30多年前,特别是清代之前,其实我们一直很贫穷,有人说
  • 为什么古代文人都钟爱园林生活?
    为什么古代文人都钟爱园林生活?
    •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一个怪脾气,老是认为官场是一个庸俗的地方,喧闹的地方,烦恼很多的地方。他们老是想找一个地方把这种烦扰
  • 古代家具,是文物,更是文化!
    古代家具,是文物,更是文化!
    •   古代家具是一本百科书,映射着古人的审美情趣,科学技术,生活习性,是文物,是文化,也是具有无限升值潜力的资源。今儿就以
  • 饱尝四季美景,来看古代园林中的“山”!
    饱尝四季美景,来看古代园林中的“山”!
    •   个园,位于扬州古城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这座清代私家园林,是由清代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
  • 古代的园林雅居,感受下古人的诗韵!
    古代的园林雅居,感受下古人的诗韵!
    •   《长物志》一书完成于崇祯七年,全书十二卷,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十
  • 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鹅湖书院
    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鹅湖书院
    •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铅山县鹅湖山麓,山为武夷支脉,因山上有鹅湖得名。 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鹅湖书院曾
  • 中国古代人的大智慧——清官式古建八大特点
    中国古代人的大智慧——清官式古建八大特点
    •   我国的古建筑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不断的形成、发展、成熟、演变过程。中国古建筑的一丝一木,一砖一瓦、一檩一椽、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