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传统画法有写意、写生、写真,为何没有”写实”
    我国传统画法有写意、写生、写真,为何没有”写实”
    • “相应于西方写实的是我国的写真,和写实要求物质在空间的实存感不同,写真是要求对事物的多方面认知,此在宋画表现最为精到,还有,它是“写”出来的,虽然极其精工,但非制作。可见中、西…
  • 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的朝鲜油画来南京了
    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的朝鲜油画来南京了
    • 通过朝鲜油画,令观众加深对朝鲜当代美术创作,朝鲜当下的社会、历史、民族、民众等社会风貌和现实生活的了解,促进两国美术及文化交流。
  • 赖少其的绘画艺术,21世纪中国的文化遗产
    赖少其的绘画艺术,21世纪中国的文化遗产
    • 21世纪,一些艺术家,由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独具的美学魅力,其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正日益进入当代学人的视野,他们越走越远的身影竟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们在艺术领域非凡的创造,给我们留下…
  • 【故宫文创】“俏格格娃娃”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故宫文创】“俏格格娃娃”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 近日,故宫文创在其淘宝店推出一款“俏格格娃娃”后,很快将其下架。原因是有网友指出,该款娃娃的身体部分与国外某品牌娃娃相似。
  • 石鼓文的创临:以名称书 殊今异古
    石鼓文的创临:以名称书 殊今异古
    • 石鼓自唐初出土后,便深受学人的关注和重视,文人讴歌之;考古学家、史学家训诂、考释之;明君帝王珍爱之;历代名家对《石鼓文》怀抱崇敬之心倾心学习研究,发掘其多方价值。
  • 陶渊明的千古第一情书:愿你一切安好 愿我深情如初
    陶渊明的千古第一情书:愿你一切安好 愿我深情如初
    • 人只道陶渊明善写田园诗,却不知道陶渊明的情书也写得好。《闲情赋》千古第一情书,愿你一切安好,愿我深情如初。
  •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独具匠心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独具匠心
    • 智永是中国古代一个颇有典故的传奇书法大家,其《真草千字文》字大约2厘米,乃为传播二王书艺所书。观其书法,书艺高妙,其楷书对释草书之平行书写方式,既继承王羲之的经典传统,又独具风范…
  • 明清以来《石鼓文》拓本与传承
    明清以来《石鼓文》拓本与传承
    • 《石鼓文》为我国石刻文字之祖,为世所重。其体象卓然,殊古异今,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古朴雄浑之气盈然。石鼓共有十件,尺寸不一,高度50至90cm不等,直径约60cm,圆顶平底,其形状略…
  • 海派大家曾熙临《瘗鹤铭》
    海派大家曾熙临《瘗鹤铭》
    • 位于江苏镇江焦山之上的《瘗鹤铭》,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摩崖石刻。传奇之处不仅仅是它的书写者、书写时间之谜,还有千年以来附着于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
  • 庄若对越 俊如跳掷: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庄若对越 俊如跳掷: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 欧阳询以楷法名世,《仲尼梦奠帖》是其行书精品,内容为欧阳公抒发生老无常、善恶有报之感慨,应为晚年所书。是帖流传有序,先后经南宋内府、贾似道、项元汴、清内府递藏,今人杨仁恺断为真…
  • 如合符契——赵孟頫与《洛神赋》
    如合符契——赵孟頫与《洛神赋》
    • 书法《洛神赋》卷,是元朝书法家赵孟頫代表作,书于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为赵孟頫47岁时为盛逸民所书。此卷典雅俊美,用笔圆活,结构端稳,充分展示了赵孟頫的书法风格。
  • 为何要学习书法文化?
    为何要学习书法文化?
    • 《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这种观念赞扬了书契的社会功能。宋元明清以来,科举考试需要写整齐美观的折子,写字在保留原有社会意义的同…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
    • 任何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理解得越深刻,对法律文化传统挖掘得越充分,就越会彰显法治模式的本国特色。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就是一个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深入挖掘,以为镜鉴。
  • 中国东方十大伟大的大画家都有谁?
    中国东方十大伟大的大画家都有谁?
    • 来科普一下中国十大画家都有谁?
  • 一部中国山水史,多少朝代兴亡事
    一部中国山水史,多少朝代兴亡事
    • 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后历代文人墨客在以文言志的同时,也都会借助绘画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表露情意。可以说,中国山水画是国人情思最为厚重的沉淀。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