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大雪丨冬意浓 寒气盛
    今日大雪丨冬意浓 寒气盛
    • 今日迎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 “小雪”节气饮食有什么讲究?
    “小雪”节气饮食有什么讲究?
    •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 二十四节气丨今日寒露 袅袅凉风动
    二十四节气丨今日寒露 袅袅凉风动
    • 今日寒露,也是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 今日秋分︱秋色平分,正是一年最美时!
    今日秋分︱秋色平分,正是一年最美时!
    • 白露已过,晨有露珠,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
  • 今日小暑|历史上的“七七事变”
    今日小暑|历史上的“七七事变”
    •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在每年公历的7月6日-7月8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05°。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故称小暑。
  • 今日冬至丨冬至为何大如年?
    今日冬至丨冬至为何大如年?
    •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 二十四节气从哪来,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从哪来,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
  • 今日立冬 | “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
    今日立冬 | “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
    •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
  • 今日霜降丨风落木归山 霜降水无痕
    今日霜降丨风落木归山 霜降水无痕
    • 今日6时59分,迎来霜降节气,这是隶属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凝,阴冷凝露为霜,冬天已经在急迫地叩门了。“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到立冬,往往是北方一年之中,气温下降速度最…
  • 今日秋分 | 云淡风清 秋意渐浓
    今日秋分 | 云淡风清 秋意渐浓
    • 今日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也就是说,秋分把整个秋季平分为前后两段。“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
  • 今日白露︱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
    今日白露︱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
    •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孝纬经》记载:“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此节气解释道:“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 叶落惊秋——​看古代各个朝代的立秋
    叶落惊秋——​看古代各个朝代的立秋
    • 今日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1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为何习俗流行吃青梅?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为何习俗流行吃青梅?
    •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在二十四节气中,芒种时的农事活动特别繁忙: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南到北逐渐拉开了麦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时候。芒种的娱乐性民俗不算多,但也有“送花神”、“…
  • 浅谈二十四节气与圭表的关系
    浅谈二十四节气与圭表的关系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对指导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史料记载,我国在秦汉时期已经总结出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而二十四节…
  •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丨人间春暮 雨生百谷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丨人间春暮 雨生百谷
    • 今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雨水增多,杨花柳絮随风舞。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70条/5页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