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修复师的匠心与传承:让时光倒流,让古书复活
    古籍修复师的匠心与传承:让时光倒流,让古书复活
    •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八个字总结出了宁波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实力。其中,“书藏古今”指的是天下第一藏书阁——天一阁。昔日一代大思想家黄宗羲就以登上天一阁为荣,发出“读书难,藏书…
  • 青铜错金银铭文“越王不光剑”欣赏
    青铜错金银铭文“越王不光剑”欣赏
    • 正在央视播出的文化类综艺《国家宝藏》第二期,湖北省博物馆亮出了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节目中,段奕宏饰演“剑灵”,开篇便道出身为君王之剑的抱负。
  • 人民日报:戏曲“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人民日报:戏曲“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 作品数量大幅增长,“现象级”佳作寥寥无几,浮躁心态依然普遍;专业院团分化明显,繁花之下,戏曲人“内功”亟待加强……近来戏曲艺术明显回暖,但时代机遇不是永久福利,以文化实力重塑文…
  • 漆艺意识:绘画性实验随想 保持思维变化的流淌性
    漆艺意识:绘画性实验随想 保持思维变化的流淌性
    • 同许多艺术门类一样,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漆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当代漆艺发展创新之路应该怎么走?在2017年12月23日《美术报》刊发的“漆艺意识——当代中国漆艺的实验、创新、发展…
  • 书法学习中 慎断前贤“笔误”
    书法学习中 慎断前贤“笔误”
    • 慎断前贤笔误,不但有助于潜修字学,也让今天的书画读者明白,慎断与潜修实际上都是对传统文化和列位书画前贤表示敬重的一种方式。
  • 2018,各大院校美术的力量!
    2018,各大院校美术的力量!
    • 90年前,林风眠先生在《致全国艺术界书》中说:“负着安慰,调和这种种冲突之责者,便只有艺术。艺术的第一利器,是他的美。艺术的第二利器,是他的力。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艺术…
  • 当散文变成全民文体时,专业散文作家何为?
    当散文变成全民文体时,专业散文作家何为?
    • 著名作家周晓枫、李修文和著名批评家张莉一起,携新书《有如候鸟》《山河袈裟》《众声独语》做客小众书坊,以“锋利修辞——周晓枫、李修文、张莉散文写作三人谈”为主题进行了对谈。
  • 唐代诗风大盛和科举有关吗?
    唐代诗风大盛和科举有关吗?
    •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中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能离开的年轻人都离开东北了,他还在书写“回家来的人”
    能离开的年轻人都离开东北了,他还在书写“回家来的人”
    • 关于“东北”的讨论,时不常就会热起来。最近一次是因为雪乡旅游宰客。
  • 雪域格桑花——李尚春的瓷板画
    雪域格桑花——李尚春的瓷板画
    • 凡去过西藏的人,无不对雪域高原的原始广袤静谧之美发出赞叹,无不对人民的朴实和风俗风景所感动。正是出于内心的赞叹和感动,在中国瓷都景德镇,有一位青年画家,用他那极富表现力的画笔,…
  • 学习书法师“古人”还是学“今人”
    学习书法师“古人”还是学“今人”
    • 在书法教学和学习中,除了把握好学碑或临帖的问题外,“师古人”还是“学今人”的问题也是初学书法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古代书论家有过明确的论述:梁巘说:“学书须步趋古…
  • 守旧,还是博采新知——专家共论京派艺术
    守旧,还是博采新知——专家共论京派艺术
    •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京派、海派、岭南画派三足鼎立,互相辉映,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经典之作。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对京派的研究一直落后于海派和岭南画派的研究,这样一种状况与京派在美…
  • 从愙斋到梅景书屋: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
    从愙斋到梅景书屋: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
    • 清代,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其中,尤以几大家族最为著名,他们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文化的面貌。
  • 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
    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
    • “美术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中国,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标志着中国古典美术史传统的诞生。在西方,美术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550年——瓦萨里出版了他的…
  • 纸上祠堂:祖先祭祀的民间传统
    纸上祠堂:祖先祭祀的民间传统
    • 明清时期,祭祖是相当普遍的礼制实践,许多世家大族设有祠堂。然而对于不设祠堂的宗族而言,供奉纸上祠堂就成为了一种常见形式。据《肥乡县志》记载,“士大夫不尽立祠堂,奉神主于寝室,民…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