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要具备“中国芯”
    中国文学要具备“中国芯”
    • 如果稍事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基本事实:今天文学期刊的“排头兵”,仍是20世纪80年代成名的那几家老字号。也就是说,几十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产生一家有广泛说服力的新品牌杂志。从总体上说,…
  • 为何要重视戏曲的传承发展
    为何要重视戏曲的传承发展
    • 戏曲是中华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一颗明珠。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艺术传承,中国戏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范式,在人类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不仅代表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达到的文明高度…
  • 融入中西文化创造绘画的新视界
    融入中西文化创造绘画的新视界
    • 薛海涛出生于书香门第、收藏世家、艺术世家,是一位涉猎广泛、修养全面、极有天赋的画家。他既通工笔,又擅长泼墨写意;既工山水,又迷恋人物;既爱花鸟,又钟情走兽……在他的笔下,工笔花…
  • 民族文化于诗歌作品中的传承与回应
    民族文化于诗歌作品中的传承与回应
    • 唐德亮的诗歌,是对岭南风物的一种全方位的感知,是深沉的寄情与多维的呈现。山林竹草、雨雾风霜、昼夜晨昏以及生存于这方大地上的生命,这尘世流年中俗常不过的、在人们眼中稍纵即逝的万事…
  • 让我用几首古诗词告诉你古人如何读书!
    让我用几首古诗词告诉你古人如何读书!
    •   杂诗  东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
  • 诗与远方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诗与远方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 这是一次文化寻根,一次诗意之旅,一次美丽的发现,一次心灵的穿越,一次精神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当去年6月5日读到重庆日报记者贴出“同茂大道416号”发出的第一篇报道时,我眼前一亮,第一…
  • 历代画家为何都仅少数画紫薇花
    历代画家为何都仅少数画紫薇花
    • 紫薇花,有一个很高贵又很女性化的名称。在我国的传统花卉中,它的地位虽不及梅花、兰花、牡丹、芙蓉、芍药、荷花等,也算得上是传统名花之一。
  • 中国画的变、不变、怎么变
    中国画的变、不变、怎么变
    •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20世纪中国画革新的主潮,那就是“借西画改造中国画”,即用西方的造型方法与观念改革中国画。但这也造成了中国传统画家笔墨自觉意识的淡化,有意无意间便把坚持中国画特…
  • 怎么样一口气读懂中国绘画史
    怎么样一口气读懂中国绘画史
    • 东晋顾恺之之后,开始了中国美术史的人物记载,展子虔让我们看到了最早的山水画,李昭道建立了唐代青绿山水的标准图式;王维的“水墨最为上”开创此后千年的水墨文人画进程。近世西学东渐,素…
  • 中国第一课扣子的文化
    中国第一课扣子的文化
    • 于茫茫人海中,于时光无涯的隧道里,几间寒舍、一缕炊烟、些许乡愁,家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牵挂,总能引起天涯海角的驻足回首。《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讲到:“家是什么呢?家是安乐窝…
  • 线性素描 “形神兼备”的中国画传统法则
    线性素描 “形神兼备”的中国画传统法则
    • 我仍然坚信现代型的人物画家是依赖于素描的基本功而造就的。什么样的素描功力及样式,将成就什么类型的人物画家。
  • 话剧:坚守品质 方能成就经典
    话剧:坚守品质 方能成就经典
    • 日前,陕西人艺年度大戏、话剧《平凡的世界》于陕西省现代文化艺术节亮相,在西安人民剧院连演5场后,马不停蹄奔赴北京,以1月4日至6日国家大剧院为首站,开启200余场的世界巡演之旅。
  • 经典碑帖临本编辑札记 将古人的精神气质还原到纸上
    经典碑帖临本编辑札记 将古人的精神气质还原到纸上
    • 通常意义上说,碑帖类图书不需要太多的编辑含量。只要找到合适的底本,印制的清晰度高一些,就可以投放市场了。如果再把这部碑帖的基本情况加以介绍,编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 用心感受时代,用优秀作品传承民族精神
    用心感受时代,用优秀作品传承民族精神
    • “说实话,尽管为近邻,也时常涉足,但这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风,还是让我对河北、天津的巨变深感震撼,对雄安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前景充满憧憬。一路上所看到的这些伟大成就,正是改革开放4…
  • 《长征》:以史诗歌剧展示英雄群像
    《长征》:以史诗歌剧展示英雄群像
    • 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特邀剧目——国家大剧院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上演。此次演出不仅是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首次参与中国歌剧节,也是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国家大剧院原创歌…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