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年说狗︱考古所见“汪星人”:万年家犬简史
    狗年说狗︱考古所见“汪星人”:万年家犬简史
    • 一万多年来,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工业革命等重要转折点,只有狗始终陪伴人类左右。无论物质丰饶抑或匮乏,不管善待还是误解,它们都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征途漫漫,人类永不独行…
  • 鉴赏:西汉·彩绘漆屏风
    鉴赏:西汉·彩绘漆屏风
    • 背面黑漆地上用红、绿、灰三色油彩绘云纹和龙纹,龙作飞腾状,绿色龙身,朱色鳞爪,云纹缠绕,呈腾云之势,边缘绘菱形图案。体量较小,制作亦比较粗糙,可能是仿实用屏风而作的随葬明器。这…
  • 大年初六习俗有哪些?初六习俗禁忌
    大年初六习俗有哪些?初六习俗禁忌
    • 农历大年初六为马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有送穷鬼,弃破衣,供煎饼。寄托了中国群众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
  • 大年初四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大年初四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 大年初四农历一月四日,大年初四恭迎灶神,在位理学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大年初四有哪些习俗与禁忌呢?
  • 看当代隶书的创变路径
    看当代隶书的创变路径
    • 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先生,另有曲江外史、心出家庵粥饭僧、稽留山民、百二砚田富翁等二十余种别号。善书,师承何焯,上追晋堂,“其书出入楷隶,本之《天发神谶碑》”。
  • 大年初二的习俗有哪些?
    大年初二的习俗有哪些?
    • 相信大家对大年初二习俗都不陌生了,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其实,除此之外,大年初二习俗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习俗。
  • 团圆除夕夜,你真的了解它吗?
    团圆除夕夜,你真的了解它吗?
    • 除夕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守岁,这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
  • 二十九蒸馒头,你知道过年为什么一定要蒸馒头吗?
    二十九蒸馒头,你知道过年为什么一定要蒸馒头吗?
    •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首民谣道出了北方的传统年俗。中国有句俗话:不蒸包子,要争气!过年蒸包子,也有争气的含义,另外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
  • 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
    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
    • 沧浪亭,在苏州之南。其得名,源自宋苏舜钦笔下的《沧浪亭记》,更因欧阳修所作诗篇《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只此一句,天下皆知沧浪亭。
  • 春节习俗看这里: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贴花花
    春节习俗看这里: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贴花花
    • 各地风俗有所不同,如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地区、安徽省宿松与太湖交界之处的地方有许多姓的人家是在腊月二十八过年。
  • 剪纸艺术的“骤变”
    剪纸艺术的“骤变”
    • 1934年,上海美术界权威刊物《万象》第三期刊登了5幅民间剪纸作品,这是民间剪纸开始被美术界所重视,是最早发表在刊物封面上的例证。
  • 传统民间文化不应再有“百鸟朝凤”式的悲哀
    传统民间文化不应再有“百鸟朝凤”式的悲哀
    • 一则题为“让人记着唢呐,倒贴钱也要做”的新闻近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演奏传统民间吹打乐的安徽灵璧周家吹打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传承家族七代,历经沧桑。但当前“经典曲目失传…
  • 这辈子就离不开曲艺
    这辈子就离不开曲艺
    • 中国曲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落幕。在长时间热烈掌声中,姜昆连任中国曲协新一届主席。
  • 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定义·特征·种类·价值
    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定义·特征·种类·价值
    • 曲艺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又传统深厚的表演艺术,不仅自身具有十分独特的审美功能,而且曾在历史上发挥过极为特殊的文化作用。然而,曲艺在当今的知识身份与文化地位,却很不让人乐观。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徐悲鸿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徐悲鸿
    • 沿着展厅内的观展路线指示标移步前行,聚光灯将观者的视线和思维紧紧锁定在一幅幅画作之上。如果驻足的时间足够长,你可能听到来自《愚公移山》中撼天动地的劳作号子,听到《田横五百士》人…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