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椅——清家具超越时代的魅力经典
    圈椅——明清家具超越时代的魅力经典
    • 圈椅,中原有的地区叫斗椅,斗椅与方桌成一组,由交椅发展而来。交椅的椅圈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就坐时,肘部、臂膀一并得到支撑,很舒适,颇受人们喜爱。
  • 2017年考古成果,刷新华夏文史!
    2017年考古成果,刷新华夏文明史!
    • 考古是一件极具探索性和刺激性的事业。探索性在于考古挖掘过程中的经历,虽然略显单调但充满趣味。而刺激性在于你永远不知道藏在普通土层下的是什么,能揭开哪些人类未知的谜团,一旦有所得…
  • 秦汉唐宋清建筑文化的发展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文化的发展
    • 秦汉时期,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出现了。秦朝皇帝将统一后的各国都城宗庙摧毁,令建筑设计人员绘制所毁都城、宫庙图纸,在咸阳塬上将其统一修建,其规模之大绵延达二百余里。
  • 巴蜀文化中的石材元素 对古代文的继承和发扬
    巴蜀文化中的石材元素  对古代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 纵观中国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形成了多元化的地方文化到统一的中国文化,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虽然对巴蜀文化了解甚少,但是我对其中的石文化产生一点兴趣。…
  • 中国的文不源自西方来自古老的东方文化
    中国的文明不源自西方来自古老的东方文化
    • 编者按: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与习近平主席在故宫有一段关于中国文明源流的对话,激起了公众对此一问题的热烈关注。本报11月15日刊发陈民镇先生《中国文明是否是唯一未曾中断的文…
  • 鉴赏王阳的思与书:书者,固其心画也
    鉴赏王阳明的思与书:书者,固其心画也
    • 作为一名思想家,阳明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典籍,但他的墨迹、信札却屈指可数。而即日起至2月28日,在绍兴博物馆举办的“圣贤之道——阳明的故事”王阳明个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其书法…
  • 中日的《潇湘八景》情结
    晚明中日的《潇湘八景》情结
    • 《潇湘八景》的母题起源甚早,早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篇》中,就记载有这八处湖南潇水湘江之间的景色,分别是:山市晴岚,烟寺晚钟,平沙落雁,远浦归帆,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渔村夕照…
  • 王阳书如其人-书艺浅谈
    王阳明书如其人-书艺浅谈
    • 明代书法,崇尚帖学,往往类多行草。卓越者能上追晋唐,尤擅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早期声名最著者,当推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
  • 末文人的小资生活
    明末文人的小资生活
    • 明末清初,江南的骚人墨客把生活的情趣发挥到极致,据说那时的小资有五大俗:礼一回佛、听一出戏、藏一幅古字画、养一位歌姬、逛一趟山水园林。
  • 浙江良渚遗址考古历经80年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
    浙江良渚遗址考古历经80年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 从上世纪30年代算起,浙江良渚遗址发掘已历经80多年。随着良渚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良渚遗址的保护也从对墓葬的认识扩展到对遗址整体价值的认识,从对器物的认识扩展到对史前文明社会…
  • 【鉴赏】景泰款掐丝珐琅海棠花式瓶
    【鉴赏】明景泰款掐丝珐琅海棠花式瓶
    •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
  • 悬鱼——中国古建筑上的美丽
    悬鱼——中国古建筑上的美丽明珠
    • 第一次听到悬鱼这个名字,小编我首先想到的是去哪能吃到,谁让咱是个“吃货”了!后来才知道此“鱼”非彼“鱼”,悬鱼与美食一点也不搭界,此事让小编我一直是惭愧不已。今天让大家一起了解…
  • 考古专家证实:绍兴碧霞池是王阳“天泉证道”之地
    考古专家证实:绍兴碧霞池是王阳明“天泉证道”之地
    • 王阳明故居前的碧霞池即王衙池,是不是当年的原物?碧霞池究竟有多大?它的边界在哪?连日来,市考古专家对碧霞池进行了实地勘探。经考古证明,现在越城区北海街道王阳明故居前的王衙池系当…
  •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文物看文 以文扬自信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文物看文明 以文明扬自信
    •  3000年前,周朝贵族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他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用122字铭文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姬诵的功绩。3000年后,当考古学家在122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4个字的时候,无…
  • 四川三台发现清时期文庙建筑基址
    四川三台发现明清时期文庙建筑基址
    • 18日,在绵阳市三台县城拆迁市场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经过半个月抢救性清理发掘,基址规模轮廓初现。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