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规定
    昆明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规定
    • 为加强公共场所用字管理,维护国家文字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 代时候青花器中为何有阿拉伯文及八思巴文
    明代时候青花器中为何有阿拉伯文及八思巴文
    • 在友人处见到几块青花瓷片,都是正德年。都有疑似阿拉伯文字。香港天民楼收藏的一只正德年的青花瓷盒,也饰有阿拉伯文。这些阿拉伯文字是什么意思呢?我去请教紫砂壶收藏大家沙志明先生,他…
  • 【鉴赏】代霁蓝釉老翁瓷塑
    【鉴赏】明代霁蓝釉老翁瓷塑
    • 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在中国始见于唐三彩陶器,而用于瓷器,则始创于元代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传世完整器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0余件。明代宣德霁蓝釉瓷器最著名,也很名贵。明清蓝釉又习称…
  • 《御花园赏玩图》-代皇帝御花园嬉戏
    《御花园赏玩图》-明代皇帝御花园嬉戏
    • 目前存世的明代帝王行乐图长卷,有4幅在形制、尺寸及风格上十分接近,分别是《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明宣宗宫中行乐图〉《四季赏玩图》及《御花园赏玩图》。
  • 泉州古城——唤醒这座城市古老文的记忆
    泉州古城——唤醒这座城市古老文明的记忆
    • 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盛,泉州以“刺桐港”闻名于世,与阿拉伯海湾地区,形成世界两大贸易中心。世界各地商人与传教士纷至沓来,各种文明在这里聚集。
  • 江西省博物馆展出百余件代王妃墓葬珍宝
    江西省博物馆展出百余件明代王妃墓葬珍宝
    • 近日,江西省博物馆策划的“王室遗珍”系列展览,把江西历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得到的部分明代王室墓葬珍宝首次对外展示。其中128件(套)雍容华美、富丽堂皇的明代王妃首饰,尽展藩王妃风采的精…
  • 良渚实证中华五千年文
    良渚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 良渚古城从何而来?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因何而建、如何营建?良渚古城的保护和学术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今年正值良渚古城发现十周年,12月13日,良渚古城考古发现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10…
  • 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起开放 大量史料首次在大陆展出
    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明起开放 大量史料首次在大陆展出
    •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在上海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1924年,这里的“弹硌路”毛泽东踏了大半年。10个月里,而立之年的毛泽东在国共两方身兼数职,为此后的革命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段时间,也是…
  • 从玉文化读出中华文
    从玉文化读出中华文明
    • 自古以来,玉在人们的心中就是神圣而美好的象征。“玉魂国魄”,这四个字便是玉器在中华文明中地位独特的最好诠释。虽然各个历史时期,玉器会呈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但…
  • 市文化市场管理的暂行规定
    昆明市文化市场管理的暂行规定
    • 为了加强我市社会文化市场管理,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健康繁荣,根据国家、省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昆明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 文化在培育中繁荣 文在基因里扎根
    文化在培育中繁荣 文明在基因里扎根
    •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城市文化的浸润和滋养,而文明能让冰硬的建筑物变温暖,文明为城市注入活力,以文明与文化的视角看待城市,方显一座城市的精致与魅力。
  • “国宝”很忙:讲述中华文的故事
    “国宝”很忙: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
    •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从不断涌现的爆品文物类影视作品就能看出一二。前几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衍生出了同名大电影,最近正在热播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则掀起了九大博物…
  • 【鉴赏】定陵宝物之金玉良缘
    【鉴赏】明定陵宝物之金玉良缘
    •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
  • 太原县城:600年“凤凰城”涅槃重生再迎客
    明太原县城:600年“凤凰城”涅槃重生再迎客
    • 临近新年,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古县城里,上百名工人正忙着布置灯展,一派热闹景象。这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县城,将在灯光璀璨中迎来新的一年。
  • “互联网+中华文”之路:开放、合作、共享
    “互联网+中华文明”之路:开放、合作、共享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对“互联网+中华文明”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他说,“互联网+中华文明”是2016年国家文物局联合五部门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互联网+中华文明”目的就是要将互联网的创…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